免费发布信息
当前位置:首页莆仙论坛莆仙杂谈 为了征服海底世界,瞧瞧当年我们人类是有多么拼!
签到06月01日
漏签

[莆仙杂谈]为了征服海底世界,瞧瞧当年我们人类是有多么拼!

人气:34 回复:0 赞(0)
中天下
远近闻名10
版主
  • 帖子:396
  • 精华:6
  • 注册:2017-04-10

海底有什么秘密?会不会有海怪?亚特兰蒂斯人还活着么?

为了征服海底世界,瞧瞧当年我们人类是有多么拼!

神秘、深邃的海底世界,往往是很多人心向往之的地方。

曾有生物学家提出一个很有趣的理论,说其实人类早期有段时间,为了克服地面生存环境的恶劣,进化出了许多新技能,然后迁移到水下生活,成为了“水生猿”。

虽然这个理论在考古学上并没有实际的证据证明真实性,但想法还是蛮不错的。

为了征服海底世界,瞧瞧当年我们人类是有多么拼!

只是如果我们当初是从海底又回陆地,因此丧失了“遁水”的能力,那也太可惜了。

因为潜水算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活动之一,顶尖潜水员殒命水下的情况并不鲜见。

而水肺发明以前,潜水基本都是靠意志力,练憋气。

为了征服海底世界,瞧瞧当年我们人类是有多么拼!

最早的潜水工具,还是我们的祖先做出来的。

《尚书》里就记载过,有人使用工具潜入水下采珠的故事。

不过这技术还比较粗糙,跟《水浒传》里拿空芦苇呼吸空气没什么区别。

为了征服海底世界,瞧瞧当年我们人类是有多么拼!

后来,有许多的“有志之士”尝试发明了许多水下呼吸器,才逐渐让人类有了“探索海底”的可能。

而这些发明的过程,大都有着曲折离奇的故事,甚至是让人唏嘘的结局。

为了征服海底世界,瞧瞧当年我们人类是有多么拼!

16世纪时,西方人利用气压原理,造出了第一台潜水钟。

这也是最早的潜水艇原型。

为了征服海底世界,瞧瞧当年我们人类是有多么拼!

但潜水钟里面的空气有限,而且还不能自由行动,所以它没法解决“大航海时代”对探寻宝藏的刚需。

到了1772年,一位法国科学家设计出一个可以让人自由活动,并能实现“再呼吸”的装置。

这玩意穿在身上,很有蒸汽朋克的味道,也很“诡异”...

为了征服海底世界,瞧瞧当年我们人类是有多么拼!

这套装备有一个设计上的“硬伤”,那就是它吸气和呼气最后都导向同一个氧气罐。

这意味着,他呼出去的二氧化碳会再被自己吸回来,最后氧气越来越少...

事实证明这个缺陷是致命的,发明它的科学家在一次实验里亲自上阵,最后被二氧化碳憋死。

为了征服海底世界,瞧瞧当年我们人类是有多么拼!

不过这样的意外不会阻止人类前进的脚步,许多人从他的发明里获得灵感,造出了更多有意思的设备。

比如1810年的斗篷型潜水服↓

为了征服海底世界,瞧瞧当年我们人类是有多么拼!

1819年德国人制造的潜水服,这回是两个罐子了。

为了征服海底世界,瞧瞧当年我们人类是有多么拼!

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折腾,这些潜水服都没办法解决“水压”问题,再加上都得靠陆地上输送氧气,所以始终没办法进行深海的自由探索。

为了征服海底世界,瞧瞧当年我们人类是有多么拼!

1876年,一个英国水手发现,“人类呼出的气体的确只是消耗了部分氧气,还有很多氧气没呼出来浪费掉了。”

结合这一特点,他搞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循环式水下呼吸装置,可以说在征服海洋的历史上有开创意义了。

可惜,这哥们虽然是个水手,但其实并不会潜水。

在一次实验里,他因为“高压氧中毒”,失去了年轻的生命。

为了征服海底世界,瞧瞧当年我们人类是有多么拼!

这一切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发生了彻底的改变。

那时候,法国探险家雅克·库斯托,和压缩气体工程师埃米尔·加尼昂一起研发出了Aqua-Lung,也就是我们熟知的“水肺”。

这种装置只有在潜水员吸气的时候,才会以周围的水压一样的压力环境供气。

为了征服海底世界,瞧瞧当年我们人类是有多么拼!

库斯托本人也戴着“水肺”,活跃在美丽的海底世界,还把那里的风景用摄影机记录了下来。

1958年,他凭借水下纪录片《沉默的世界》,拿到了戛纳电影节的“金棕榈大奖”。

为了征服海底世界,瞧瞧当年我们人类是有多么拼!

“水肺”的出现,不仅使得潜水变成一种休闲娱乐等方式进入大众视野,还让我们探索海洋的能力大大提高。

所以人们开始向着“更深邃、更神秘、更精彩”的海底发起挑战。

1961年4月,潜水界出现了一则让人震惊的消息: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,居然在实验室成功模拟了下潜1000英尺!

为了征服海底世界,瞧瞧当年我们人类是有多么拼!

虽然那会已经有潜水器可以达到上万英尺深的海底,但换成人类肉身去下潜,这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
当时的单个人下潜的世界纪录,是600英尺,那次下潜光是减压就足足花了12小时,并且这个深度也已经有五年没人打破过了。

而在实验室环境下潜了1000英尺的小伙,又是何方神圣呢?

为了征服海底世界,瞧瞧当年我们人类是有多么拼!

汉尼斯•凯勒,是一名来自瑞士的数学家,在研究潜水之前,他甚至连海水长啥样都没见过。

那年他刚满27岁,和很多年轻人一样,凯勒也想搞出点大事情,扬名立万。于是,他瞅准了当时科学技术才起步没多久的潜水领域,并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,“1000英尺”。

凯勒了解到,影响下潜成功最关键的因素,就是海水压力。而他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,是使用数学进行精密计算。

想到此,他第一时间跑到IBM,借用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,算出了气体使用逻辑,还有海底不同深度的详细数据。

为了征服海底世界,瞧瞧当年我们人类是有多么拼!

后来,就出现了他在实验室成功模拟了下潜1000英尺的消息。

这一结果刚出来的时候,很多人是不信的,凯勒决定要用实践证明自己。

在经过一次次博弈后,凯勒获得了美国海军2万美元的资金支持,并找来著名的科学记者,专业潜水员彼得·斯莫尔合作。

1962年12月3日,在美国加州近海某处,凯勒和斯莫尔两人乘坐“亚特兰蒂斯号”潜水舱,向1000英尺深的海底进发。

为了征服海底世界,瞧瞧当年我们人类是有多么拼!

连接潜水舱的船上,挤满了来围观的吃瓜群众、媒体记者,他们都想亲自见证一次世界纪录的诞生。

正午时分,明黄色的亚特兰蒂斯号沉入水中,平稳地向下。

12点刚过,目的地到了,1020英尺!

凯勒打开舱门,准备迎接这历史性的一刻。

为了征服海底世界,瞧瞧当年我们人类是有多么拼!

就在这时,透过船上的监视器人们看到,凯勒和斯莫尔两人在迈出舱门的一刹那,身体摇晃了几下,突然倒下,然后两个人就都不见了踪影。

这可不妙,潜水舱的仪表显示压力正在减小,肯定是输氧气管哪里泄露了!如果二人再不醒过来,马上就会有生命危险。

在争分夺秒的营救时刻,船上的救生人员舍命潜入水底维修氧气管,最终将压力稳定了下来。

待亚特兰蒂斯号返回甲板后,凯勒醒了过来,可斯莫尔却永远的闭上了双眼。

为了征服海底世界,瞧瞧当年我们人类是有多么拼!

虽然从结果来讲,这次挑战1000英尺算是成功了,但凯勒却一点都没有胜利的喜悦。

同伴的离世,还有人们对“水下发生了什么”抱有的极大疑问,使他卷入了长久的诉讼和官司中。

最终,故事以一种不完美的悲剧收场了。

但凯勒的探险行动并不是一无所获。

为了征服海底世界,瞧瞧当年我们人类是有多么拼!

他在水下取得的关于潜水气体成分、减压方案等经验成为了深海潜水领域的重要参考资料,对从事这一行的人来说,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。

为了征服海底世界,瞧瞧当年我们人类是有多么拼!

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,人类从未放弃过征服大海,即便失去了这么多宝贵的生命,他们依然不愿放弃冒险的精神。

因为总是有一些人,不愿甘于现状,想要去探索人生的边界。

对他们来说,人生就是一场接力赛,只要好奇心一天不消失,这场接力赛就不会有结束的一天。


楼主 2018/2/11 12:10:26  超级管理 编辑 删除
没有找到符合条件的信息
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
我要回复

该帖已关闭回复